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好看风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石末,宁静但不遥远

    信息发布者:闫俊文
    2019-04-26 15:01:22   原创



    石末宣圣庙位于石末乡石末村中。坐北朝南,占地面积约1230平方米,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据庙内碑文记载,创建于元大德八年(1304年),平面布局完整,中轴线上建有山门(倒座戏台)、正殿,两侧为东、西配殿,正殿两侧存有东、西耳殿,山门两侧存有为东、西妆楼(耳楼)。

    正殿,正殿面阔五间,进深六椽,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,单檐悬山顶,殿顶黄绿琉璃脊饰。正殿平面呈长方形,由于前檐采用减柱移柱造,故南立面呈现为三开间,檐柱头采用大檐额的构造手法。殿内柱网减柱造,只在后檐用内柱,内柱间用大额枋及绰幕枋纵向联构。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昂重栱计心造。各间用补间斗栱一朵,明间一朵五铺作双抄重栱计心造,并出45度斜栱;次、稍间一致,五铺作双抄重栱计心造里转出双抄。补间斗栱里转皆用挑斡和靴契。由于风雨侵蚀及年久失修,木基层严重糟朽、瓦件松散、屋面漏雨、吻兽脊饰等构件缺失。
    山门亦称倒座戏台,面阔五间,五间无廊,布瓦悬山顶。一层为进出庙宇的通道,二层为戏台。目前,为增加使用功能,山门被后人做了局部改动,加砌了一些墙体。
    东、西配殿,面阔七间,六架前檐廊,布瓦悬山顶。正殿东、西耳殿,面阔三间,五架无廊,硬山顶。山门东、西妆楼二层,面阔三间,五架无廊。


    此酸枣树高10米,直径1.66米,茎围5.5米,干高4米,树冠东西9米、南北13.2米。树干东面无皮,西边树皮呈很多灯笼图案。树干东2米处有一枯枝,形状象鳄鱼头。树干形成6条大棱,树冠形似巨龙,能结12种果形,现只能看到六七种,味道有酸、甜、苦、辣数种。

    据目前报道的资料,是全国最大的酸枣树,可称为“酸枣大王”。专家学者多次考究,未解其谜,按干周推算,树龄约在四千余年,实为罕见,历年来已成为乡民膜拜的“神树”和游人惊叹的奇观!近年来,由于人们相传树上的酸枣能治百病,尽相采摘,影响了酸枣树的生长,使这棵千年古树长势日渐衰败,为了保护这棵千年古树,当地的老百姓想尽办法进行了抢救,2006年在果树专家的建议下,蓄水浇肥,新建了护墙,并对老枝干进行了嫁接,如今这棵老树已发出新芽,柔嫩碧绿的新叶,令人欣喜。


    刻有碑文的翻身碑立放在碑亭之内。前边两根立柱上雕一副对联:“想从前独裁专制血泪不干难活命看现在民主自由说理树根把身翻”,横批为“大翻身”,悬于碑亭顶部。
    “翻身碑”高2.4米,宽0.73米,厚0.25米。碑首为方形,正面刻有“减租清债反奸运动”图,反面是反映村民耕作的“大生产”图。碑身正反面边缘,有耕田播种、喜鹊闹梅、士兵图、农作物及几何图纹环绕。
    从远处观望翻身碑首先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牌坊。牌坊坐东朝西,六七米高,底部有当地民居常见的雕花石础。拱形门洞上部,一个雕花边的长方形框内,“民主自由”四个工整的楷体字镶嵌其中。其上有个八边形框,外形好似罗马钟表形状。牌坊的背面造型与正面基本相同,只是长方形框内是“幸福生活”四字,其上是一个雕花圆形图案。
    穿过牌坊拱形门,一座碑亭赫然立在方形基座之上。砂石质仿木构碑亭呈长方形,四根柱加顶,横梁、檐头雕刻花卉,颇为精细。
    这块石碑与一般的碑有所不同,除石碑正面刻着的碑文及反面刻有“壁记”外,石碑两侧还各刻有“题记”,一为“团结起来,消灭封建势力并努力生产”,另为“近日将告翻身,望更加团结,努力为和平民主建设,做到丰衣足食,向一切反动派斗争到底”。落款分别为“高平县县长程延义”“高平县政治委员李步云”。


    侯庄老南院位于石末乡侯庄村,建于清乾隆年间,为近代资本家兼地主赵伯周、赵仲周兄弟的世代住宅。
    老南院门前广场,旗杆高耸,里外两个大门上悬挂着几块金字匾额:一为“郡侯第”,一为“诏举孝廉方正”,一为“悠然见南山”,一为“朝议大夫”,表明赵氏家族门第的显赫。其家族从名商巨贾步入官场侯门,仅第三代至第八代官居四品者三人,五品者五人。
    老南院一进十八院,正中主房南北而立,两边厢房东西而排,分牡丹院、绣楼院、书房院、厅房院、帐房院、铁匠院、木匠院、大小厨房院等。十八院,院院相连,楼楼相通,各院有各院的特色。整个老南院里里外外,大大小小共有楼房300余间,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。
    南、北、西三面临街,各有大门开在街上,出入便利,场面宽阔。正大门坐北朝南,站在大门口向里北望,一连四道门将一条80多米长的通道分成了大小4个正偏小院,又将4个主体大院分列两旁,各院大门围于其中。从总体布局上看,可分为东西两区,东面以大小帐房院、牡丹院、厅房院、书房院、内宅院等大小8个院落为一体的主人住宅区;西面以高楼院、木匠院、油匠院、铁匠院、花园等8个院落为代表的手工作坊库房区。另外在大门外还有2个牛屋院。东面的住宅区为老南院建筑群体的典型代表的主体精华,其间八个院落,结构严谨,浑然一体,设计精巧、布局合理。整个建筑,造型优美,错落有致,变化多端,雕刻精细考究。木雕、砖雕、石雕,比比皆是,工艺精细,清晰细腻,栩栩如生。
    老南院赵家是集地主、工商业资本家、仕官、书香于一身的名门豪富,在宅第建筑风貌上明显地体现了官府人家的尊贵、豪商巨富的宽阔、但也兼具地方民居的风格。在建筑形式上,主要以清代初、中期当地民居为基础,掺有南方园林建筑的风格,还兼有宫殿式建筑的特色。它集中体现了清代康雍乾嘉时期当地居民建筑的独特风格。二百多年来,这所民居老宅,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,精湛的建筑工艺,独冠高平,誉满潞泽,在山西也是不可多得的清代早中期建筑群,它比祁县的乔家大院早100多年,是清代建筑的艺术珍品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    老南院创修于清康熙时代,主体建筑建于嘉庆年问,至嘉庆18年完成。赵家祖居山西闻喜,后迁于洪洞,元末迁至高平石末,明时迁至石末乡侯庄村,赵家自明代赵清之开始富有,拥有资产之巨,在晋、豫、皖、苏等省工商业中影响之大亦属罕见。他和祁县、太谷的“渠家”、“乔家”、“曹家”一样,是“晋商”中屈指可数的大家之一,是“晋商”在晋东南的代表人物。研究赵家的经商历史,对于我们研究晋城的工商业历史,对于借古鉴今,兴晋富民,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
    晁山白龙庙遗址位于石末乡晁山村北白龙山顶。坐北朝南,占地面积约2476平方米。该庙为风俗神庙宇,庙内主祭白龙王与护国灵贶王。据遗址内碑文记载,系兴龙山周边八大庄十九社于清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集资创建,并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在此举办庙会,祈雨求福,确保一方平安。
    20世纪40年代毁。遗址东西长约100米,南北宽约50米。中轴线上原建有山门(兼作戏台)、中殿、正殿,两侧为配殿、耳殿。现存中殿、正殿基址,建于约1米高的台地上,长约15米,宽约10米。遗址内现存清代创修、维修碑各1通。地表散布有灰砖、板瓦和筒瓦等。
    近年来,由市乡村三级出资对白龙王庙进行了抢救性修缮,现山门已经修缮完毕,随后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进行后期开发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